美洲大蠊的这些知识,我希望你知道
美洲大蠊,大家并不陌生。
你肯定知道它们能传播疾病,污染食物,引发过敏反应,甚至导致哮喘。
但是关于美洲大蠊的一些知识,你不一定都知道。
美洲大蠊长这样
虽然它们叫美洲大蠊,但实际原产于非洲的热带气候地区。
体型:成虫的体长可略超过50毫米。
体色:成年美洲大蠊呈红褐色或红木色。其头部后方区域有一圈黄色的边缘。
美洲大蠊能飞吗
在若虫阶段,美洲大蠊无翅,无法飞行。成虫长有功能性的翅膀,能够进行短距离飞行。如果从高处,如树木开始,它们可以滑翔一段距离。然而,尽管具备飞行能力,美洲大蠊并非频繁飞行的昆虫。它们奔跑速度极快,受惊时,这些昆虫更常以奔跑的方式四散逃离。
美洲大蠊通常栖息于户外环境。它们偏爱温暖、潮湿的区域,如花坛以及覆盖物下方。它们也常栖息于树木之上,但更多见于下水道。
在交配之前,美洲大蠊会进行求偶仪式。雌性通过抬起翅膀、露出其内膜、扩张其生殖腔并释放一种吸引雄性的信息素来开始求偶。这种姿势被称为“招引姿势”。
被吸引的雄性会靠近雌性,并拍打翅膀以表示兴趣。当一只雄性大蠊倒退着靠近一只雌性大蠊并进行授精时,繁殖就开始了。
美洲大蠊的生命周期
卵:交配后三至七天内,美洲大蠊雌性会产出卵鞘。每个卵鞘大约含有15个胚胎。其一生中可产出6至14个卵鞘。雌性会在其腹部末端携带卵鞘数小时至数天后,将其放置于一个隐蔽的地点。通过雌性分泌的唾液,卵鞘会附着在其新位置的表面。
若虫:在良好的条件和适宜的温度下,美洲大蠊的若虫会在24至38天内孵化。随着它们的成长,若虫会经历变态。它们通过蜕去外骨骼来完成这一过程。到它们成为成年大蠊时,这一过程会发生10至13次。每次蜕皮后,它们会越来越像成虫。
成虫:经历最后一次蜕皮后,美洲大蠊会长出翅膀并具备繁殖能力。美洲大蠊的寿命取决于环境、饮食和其他条件。一般情况下它们的寿命约为一年。
美洲大蠊吃什么又被什么吃?
美洲大蠊是杂食性昆虫,食用多种食物,在户外,以树叶、细小的木屑、真菌和藻类为食。它们还会捕食小型昆虫。还会食用甜食和淀粉类物品,但更偏爱腐烂的物质。
美洲大蠊是许多小型哺乳动物、鸟类、蜘蛛、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的猎物。
美洲大蠊的重大贡献
有一款具有良好效果康复新液,用于溃疡、胃炎、牙周炎等,甚至在一些难以愈合的创面治疗。既可外敷,又可内服。有效成分就是:美洲大蠊提取液。
美洲大蠊还是一种可供养殖的经济类昆虫,如四川、云南、广西、山东均有养殖基地。规模最大的是位于四川凉山西昌市的好医生美洲大蠊GAP养殖基地,无菌化养殖超60亿只美洲大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