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病媒科普

登革热确诊已超150万例,权威建议还得看WHO

作者:admin浏览量:70时间:2025-06-30 16:05:12

       截至6月14日,根据巴西卫生部公布的数据称,今年以来,巴西登革热疑似及确诊病例上升至1502308例,死亡病例上升至1225例。根据WHO的数据:从2000年到2019年,世界卫生组织记录了全球报告病例的10倍激增,从50万增加到520万。据估计,每年登革热的发病率约为1亿例有症状病例,另有~3亿例无症状感染。每年都大爆发的登革热,来一起看看WHO的建议:

1、有效的媒介控制措施

       有效的媒介控制是预防和控制登革病毒的关键。媒介控制活动应集中在所有存在人与媒介接触风险的地方(居住地、工作场所、学校和医院)。

       世卫组织促进病媒综合管理(IVM)以控制伊蚊物种。IVM 应包括清除潜在的滋生地、减少病媒种群和尽量减少个体暴露。这应包括幼虫和成虫的病媒控制策略(即环境管理和减少源头)。在人口稠密地区进行室内空间喷洒以快速控制感染登革热的蚊子可能具有挑战性。

 

2、个人防护措施

       户外活动期间应采取的个人防护措施包括在暴露的皮肤上局部涂抹驱虫剂或对衣物进行处理,以及穿长袖上衣和长裤。室内防护措施可使用家用杀虫气雾剂或蚊香。纱窗和纱门可以减少蚊子进入房间的概率。药浸蚊帐可很好地保护人们在白天睡觉时免受蚊虫叮咬。

       由于伊蚊在黎明和黄昏时较为活跃,因此特别建议在一天中的这些时间采取个人防护措施。由于伊蚊全天均可叮咬,故而在工作场所和学校也应采取个人防护措施和蚊虫控制措施。

虫情监测

应开展虫情监测活动,评估容器内滋生伊蚊的潜力,并监测杀虫剂抗药性,帮助选择最有效的杀虫剂干预措施。

 

4、病例管理

       登革热感染没有特定的治疗方法。然而,早期发现和获得适当的医疗保健以进行病例管理可以降低死亡率,快速发现严重登革热病例并及时转诊至三级医疗机构也可以降低死亡率。

大多数登革热患者症状轻微或没有症状,会在 1-2 周内好转。

第二次感染的人患重症登革热的风险更大。严重的登革热症状通常在发热消退后出现,例如:

严重腹痛

持续呕吐

呼吸急促

牙龈或鼻子出血

疲劳不安

呕吐或便血

非常口渴

皮肤苍白和冰冷

感觉虚弱

出现这些严重症状的人应立即接受治疗。

5、加强病例监测

       应在所有受影响国家和全球加强病例监测。应为加强监测分配资源,以确定登革热的总体负担(即,包括门诊病例),计算严重和致命病例,以及确认登革热病毒和分型。

统筹并从成功案例中学习:

       通过加强研究项目,学习并采用登革热和其他虫媒病毒的有效病例管理、预防、社区参与和病媒控制的成功范例。

       卫生部和合作伙伴应密切审查当地干预措施,接受并推荐这些干预措施用于公共卫生规划,以便及早适应,以减少登革热对健康日益增长的影响。

根据现有信息,世卫组织不建议对国家/地区/地区实施任何一般旅行限制。

 

       登革热已成为世界上分布最广、增长最快的病媒传播疾病。全世界有 35 亿人生活在登革热流行国家并有感染登革热的风险。